计量校准行业都是以精确的数据来证明仪器是否可用,这是在普遍大众印象中存在的事情。因为在校准过程中,亦或是出具校准结果后,数据都要求达到误差最小,精确度最高。其实,也有这些情况,计量校准是可以才去测量不确定度的,而为什么以精准为要求的计量校准行业,可以这样。那就跟着成都计量机构华准计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其实,计量校准跟计量检定是不一样的,校准是对仪器数据进行检测测量,为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,并不包含检定重要求判断仪器是否合格的要求。
因此,只要校准数据测量不确定度不小于被测仪器的三分之一,就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数据。测量不确定度是基于计量校准中的校准方式方法、测量仪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,所以校准机构需要严格保证测量不确定度范围,而在出现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,一般分为这两种情况。
1.整套装置的不确定度
整套装置的不确定度,一般是称为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。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测量不确定度作为这套装置的不确定度,而企业在用于评定过程中,可以直接引用相关不确定度的数据。
2.校准证书引用
在计量校准结束以后,校准证书上也可以引用测量不确定度,一般校准证书中引用的不确定度,都是上一级的计量标准,对我们所校准的仪器过程中引进的。其校准结果类似于校准数据多少,误差值多少,然后再标注不确定度值多少。
以上两种,就会用到不确定度,使用其意义就是为了确认校准数据是否可靠。
只要保证不确定度数在被测仪器的MPE(最大允许误差)的三分之一内,不超过标准就可以确认结果可信,因此不确定度也可以说是辅助校准结果确认的数值。
当然引用不确定度也并不是校准机构自己想出来的,在相关权威文件ISO9001质量体系中,早就注明了设备使用过程中,必须确保不确定度,因此对于不确定度其实早有规定和约束,是早对校准机构有所要求的。
以上就是有关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计量校准可以采取测量不确定度。关注华准计量,更多关于计量的知识等你来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