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,无论是为了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,还是出于质量管控安全的考虑,都需要定期计量校准。
一般情况下,企业校准会选择有相关校准能力的第三方校准机构进行校准。那么企业可以给自己进行校准吗?那跟内检、内校、自检、自校有什么区别呢?今天就跟着四川计量机构华准计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按照规章流程而言,企业是不可以自行进行仪器校准的,这不符合校准以及检定的基本原则。并且自己校准的仪器设备数据,其标准也应该是无法被权威机构部门认可的。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资质问题,大部分公司都没有相关校准资质。如果是实验室或者校准机构,在申请CNAS认可资质的时候,既申请能校准其他公司,又申请了能校准自己机构内部仪器的资质,那么是可以进行自我校准的。若是没有资质,自己进行校准的机构,即便盖了章,校准结果也是不被认可的。
那么对于取得内部校准资质的机构,内检、内校、自检、自校又有什么区别呢?
内检:内检是内部检定,因此内检是需要建标的,要有权威机构计量部门来考核和发放证书资质。
内校:内校即内部校准,在满足内部校准资质的前提之下,是实验室或者机构,使用内部校准仪器对自身计量器具进行检测校准的工作,根据量值溯源对比,基本上和常规校准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对象改为了自己。
自检:自检和自校看似都和内检和内校是一个意思,但本质上有着区别,自检没有具体的官方定义,和内检不一样,虽然都是自己内部检定,但是自检可以是一台仪器自身进行检定,有点仪器本身就存在自我诊断功能,可以操作仪器对自身进行检测。而内检本质上还是内部使用另外的检测设备,来检定需要检测的仪器。
自校:自校和自检一样,和内校的区别也是如此,是某类仪器自身就拥有校准功能,因此可以不使用其它仪器来校准,就依靠自身的校准功能来对自身校准,不过自校和自检,都没有具备内检和内校准所具备的溯源属性,一般自校和自检都是没有量值溯源的功能。
所以,只有在特殊情况,机构或者实验室取得特别资质时候,才会存在内校、和内检等情况,其它常规检定/校准工作,还是需要找第三方校准机构来出具校准证书报告,才能够有效通过相关部门审核。